海南省省長馮飛會見紫光股份董事長兼新華三集團首席執行官于英濤一行
8246月14日,海南省省長馮飛在海口會見紫光股份董事長兼新華三集團首席執行官于英濤一行。雙方就用好用足自貿港政策,推進企業海外布局等內容進行探討,并圍繞在智慧城市、封關運作軟硬件建設等領域深化合作開展深入交流。 馮飛(圖右)與于英濤(圖左)親切交談 于英濤向...
查看全文全站搜索
轉載自21世紀商業評論
數字經濟爆發前夜,賦能者的自身變革正拉開序幕。
2020年7月,數字化產業龍頭紫光股份旗下新華三集團,孵化了一個創新項目——閱動數字產業園,倡導以較優成本效率模型,構建IT服務新生態。項目操盤手正是紫光股份旗下新華三集團商業BG總裁王鑫。
“在下沉市場,數字化轉型存在諸多尷尬點,我們以模式創新嘗試突破,率先推行了‘地方合伙人制度’,整合上下游渠道資源,形成聚合效應。”
據王鑫介紹,通過外部創業方式,其牽頭孵化的閱動數字產業園,形成“事業命運共同體”,扭轉員工的外驅力變內驅力,加速數字化轉型的普及與滲透。
此項探索已有落地成效。目前,廣東閱動數字產業園的生態版圖,已初步匯聚41個地市合伙人,63家合作伙伴中,20多家公司年業績超5000萬元。
新華三閱動數字產業孵化園部分入駐企業
經濟新動能強勁,給數字化按下了快進鍵。
閱動數字產業園的創新構想,就是在重新定義IT服務市場的交付和運行模式。
1
內生外延,變革試點
王鑫萌生創立閱動數字產業孵化園的想法,是在2016年。彼時,新華三在產業數字化服務領域,已步入深水區,地方項目的人才管理及協作模式出現了一些瓶頸。
“那年,我們在山西呂梁接了一個村村通工程,給農村用戶裝路由器。”王鑫回憶道,按照每個點安排一個工程師,一天能裝兩臺算,得花一兩個月,成本上,一個路由器不到1000元,人工成本(包括路費住宿費)高達2000多至3000元,安裝調試和維護的成本遠大于設備本身。
于是,他們就想怎么遠程解決這個問題。
2018年,王鑫提出以外部創業方式開拓地市級市場。經過2年的籌備和推敲,2020年7月,新華三成立了閱動數字產業孵化園,并在廣東區域試運行。
在他看來,閱動模式的優勢就是組織的靈活性,可激發群智涌現。項目采取“合伙制”,孵化地市級的合伙人公司,再授以公司特許經營權,形成外部創業點。
“這是‘不求人才為我所有,但求人才為我所用’的理念,外部員工不一定是新華三的職員,卻是我們外延組織一部分。”王鑫表示。
田堯原是新華三粵北辦事處韶關市的市場拓展負責人,也是第一個地方合伙人。他說:“這好比自己創業,做公司老板,又背靠新華三成熟的體系化管理,風險降低了。”
從數字化轉型供需現狀看,發達地區,大企業集體進場,率先搶到入場券。地市、區縣等廣袤下沉市場中,主要以中小型企業為主,他們數量龐大,可數字化進程緩慢。
閱動模式恰好可以作為關鍵突破口,滲透到行業末端客戶。
田堯介紹道,區域市場的客戶主要分兩類:地市客戶與區縣客戶。前者主要地市一級的政府部門、大企業等,后者則是區縣甚至更基層的客戶。
“新華三原有的業務模式中,公司在區域市場的員工有限,銷售精力放在大客戶上,反倒把海量的中小客戶丟了。” 他說。
憑借敏銳的洞察力,田堯成為了打開區域市場的金牌合伙人。他所負責的三個地市,員工總數加起來18人,平均年營業額達4000萬至5000萬元,可謂精兵作戰。
田堯的成功激勵更多后來者。截至目前,閱動項目的合伙人在1年半內,從最初3個增至41個,覆蓋廣東40個地市網格。
地方合伙人不斷擴充后,閱動數字產業園推出了一項名為“U-Center”的閱動力服務解決方案,它包含云端管理平臺和前端接入設備,用戶端網絡設備一旦發生任何故障,即可通過微信小程序一鍵提交工單,遠程專家即時進行故障排查和解決。
某種意義上,閱動數字產業園為中小企業量身打造了一個服務中臺,通過聯動數字化運維支持系統與專家資源池,提高IT管理的交付能力和靈活性。
2
共享共創,海葵式生態
就業務模式的創新價值而言,閱動數字產業園是合伙公司的孵化沃土和保障基石,更關鍵在于進一步打造“生態共建”的平臺。
王鑫形容其為“海葵式生態”,它既有合伙人公司的靈活觸角,可延伸至下沉市場的末端,同時依靠新華三的數字底座能力,實現數字經濟產業鏈的共享共創。
閱動項目專門引入了學習機制。
王鑫和項目團隊一直在積極組織行業內外交流分享的活動,包括聯合清華大學教授、院士及行業專家,開設嶺南讀書會,為孵化園打造思想碰撞的平臺。閱動數字產業孵化園平均每年舉辦40多場學術交流、高端論壇活動,月均3-4場。
閱動·領航會客廳
通過創業導師的分享培訓,地方合伙人也能更好地學習管理技能,更好地培養員工,“合伙人模式就是為我們搭建好了一切,相當于有人扶著我,教我如何走。”田堯說。
各類活動還會促成輻射效應。“孵化園既是大家溝通交流、學習工作的場所,同時又往外輻射,孵化更多合伙人或CEO。”王鑫表示。
學習機制的好處是雙管齊下的:一方面,企業通過搭建學習平臺開闊業務思路;另一方面,借助新華三,閱動數字產業園深化校企合作機制,為合伙企業解決人才招聘、培養難題。
目前,閱動數字產業孵化園已在廣州、佛山等地落地,其中廣州黃埔區的園區已有20多家企業簽約入駐。
“孵化園每年產值約8億元,這種抱團取暖的業務模式,為地方政府帶來財政收入,為產業培養人才,為合作伙伴爭取了更多的政府補貼。”王鑫說。
紫光股份旗下新華三集團商業BG總裁王鑫
從孵化園的角色定位出發,它搭建起了與當地政府的溝通平臺,加速產業數字化落地。
眼下數字化趨勢已勢不可擋,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強調:“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加快建設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政府,以數字化轉型整體驅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變革。”
據《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2021)》顯示,2020年,中國數字經濟占GDP比重達38.6%,預計2025年比重將達50.4%。
背靠新華三,閱動數字產業孵化園可以進一步延伸觸角,推動技術與應用全面落地。借助閱動的創新模式,新華三也加速鞏固了數字新基建的堅實底座。
滾雪球效應已經形成。
“這種自下而上的組織改革,解決了很多限制,最關鍵的是認知限制。”王鑫坦言,近兩年,在區域市場拓展數字化基建時發現,基層部門和普通用戶對數字化手段的接受度明顯提升,這意味著,由于區域接觸信息不同而帶來的認知差距在不斷縮小。
6月14日,海南省省長馮飛在海口會見紫光股份董事長兼新華三集團首席執行官于英濤一行。雙方就用好用足自貿港政策,推進企業海外布局等內容進行探討,并圍繞在智慧城市、封關運作軟硬件建設等領域深化合作開展深入交流。 馮飛(圖右)與于英濤(圖左)親切交談 于英濤向...
查看全文隨著數字經濟的飛速發展,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產生的數據量激增,數據類型和存儲結構也日益復雜。這一趨勢使得企業在數據庫選型時面臨更大挑戰。與此同時,百行百業對數據安全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對業務連續運行的要求也更加嚴格,企業對基礎架構平臺國產化應用的...
查看全文在浙江疫情防控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醫護人員、公安民警以及社區工作人員等堅守在工作崗位,為筑牢疫情防控的堅實防線貢獻著自己的力量。在防控期間,方艙醫院作為抗擊疫情的前哨地,在收治病人、集中治療避免散發等方面起到了關鍵作用。各方力量全力密切合作,技...
查看全文
提交產品咨詢
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聯系您